第1122章 忙活_重回1982小渔村
笔趣阁 > 重回1982小渔村 > 第1122章 忙活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122章 忙活

  “对。”

  “明天我先去市里看一下买来的那块地,先请人把地整平了再说。要是可以,咱们再多买几个铺子吧,反正土地店铺再怎么都不嫌多,这是上下五千年来老祖宗流传下来的经验。”

  “哪有那么好买卖的……”

  “对,差点给忘记了,还得迁个户口,落户在那个村子里才行,得补上。把你跟孩子们迁过去吧,到时候等孩子大一点放到市里去读书,教育资源更好一些。”

  叶耀东想想觉得很有道理,“就这么办,明天要么先不去市里了,先去村委会打个证明申请书,我就不迁了。顺便去村委会把两条船捐赠的事说一下……”

  “你怎么想一出是一出,把我跟孩子户口弄到市里去,那不是变成城市户口……”

  “没有,算不上城市户口,还是农村户口,那边是农村,只是咱们外地人,买在那边村子不太好,怎么也得落户,算得上村子本地人才好。你大哥也得落户那边村子,不知道落户了没有,等我后天过去问一下。”

  林秀清眉头紧锁纠结的去想这个事儿,叶耀东却没再管她了,而是想着将近20万块钱要怎么花?

  不过想来想去,感觉好像也没有什么值得花的地方。

  买地没那么好买,买房又没到时候,买条街更不可能了,城里街边都是城里人的自住矮房。

  想来想去他也只能投资买船,其他他也不懂,但是现在他船也够多了,还是先放一放,等过几年渔船升级为钢制渔船,他到时候再整体换吧,正好也可以把老船淘汰掉一批,挣够了就便宜出掉。

  夫妻俩坐在那里各自思索各自的事,倒是安静了一下。

  “反正地都买下来,能不能不迁?”林秀清还在纠结这个。

  “不是说了?怕不是本地人不太好,以后万一有啥纠纷什么的。反正又不影响,又没叫你人过去。别纠结了,出去乘凉吧,屋里热死了。”

  后门关着,前门开在那里,再加边上一扇窗,也进来不了多少风。

  叶耀东搬了个凳子去外头乘凉,也不想家里存款要怎么花这个事了,反正才85年嘛,急啥,可以继续再多存点钱。

  夏日夜晚凉风习习,一大堆人全部都坐在门口乘凉,三三两两的聚在一块闲聊,有人看着他搬了个凳子凑过来,也拉着他问东问西。

  他也顺便问这些人,浙省那边有没有人打电话回来,一个个都摇头,说可能都在忙,忙完大概天都黑了。

  想想也很有可能,毕竟他们之前就是这样的。

  现在没消息,也算是好消息。

  乘凉的时候又有三个人跑过来要买小木船,他痛快的又以8折卖掉,并且让他们明早再过来交钱,顺便去海边开船。

  次日一早,成功卖掉三条船后,他又往村委会去,准备把答应的小船也处理了,正好昨天村委会也在那里说,让他今天过去。

  村委会的干部们看着也挺闲的,全部都搬着凳子坐在阴凉处说话,看他来了后,立即朝他招手。

  “阿东来了?坐坐坐,来的还挺早的,我还以为你还得忙几天。”

  “哪需要忙几天,请的工人又不是吃干饭的,昨天下午把人叫去船上就把事情都干了,正好今天有空就先过来村委会。”

  “你现在也是大忙人了,找你都得排时间。”

  “哪里的话,你们昨天让我今天过来,我不就立马过来了吗?海带弄的咋样?”

  “才一个月,也还在忙绳子呢,不过苗的事我们已经定下来,等采苗的时候就去他们村子里拿苗。今年就先这样,刚开始弄咱们也没条件,等明年要是能成的话,咱们就自己弄一个育苗室。”

  叶耀东点点头,他们有计划就好。

  “我船前天也都开回来,说好的捐献两条给咱们海带养殖业做贡献,要是有空现在就过去码头。趁着早上太阳不大,你们带上毛笔去做上记号,咱们就把这事落实了,也免得耽误你们搞海带,不然等晚一点得热死人了。”

  “好好好,我们就等你这句话了。”

  村干部们见他那么干脆,一来就说这事,都满脸笑容。

  “听说你还买了好几条船,还在造船厂那里翻新?”

  “是啊,不知道啥时候能开回来,下半辈子养老可就靠它们了。”

  “厉害了,现在大家可不能再叫你咸鱼东了,以后得叫船王东了。”

  “啊哈……哈哈哈,你们怎么知道的船王东?”叶耀东听着怪尴尬的,毕竟一开始船王东是他自己在家里自封的。

  “忘记听谁讲了?”

  “才十几条船,哪好意思让人家叫这名头,说出去笑死人了。”

  “什么叫才十几条?几个村子加起来都没有你一个人船多,我们村子也就因为你,现在也格外的出名。”

  “马马虎虎了,名声得靠自己挣。”

  叶耀东跟着这些老头子们边走边聊,往海边走去,岸边现在停着的一大堆的渔船全部都是从浙省回来的,其他渔民都是照常出海,也就他们在那里休息。

  他的小木船还绑在拖网渔船后头,除了陆续被买走的5条小船已经解去了绳子,给人家开走了,剩下的还在那里随波荡漾。

  让那些人随便挑了两条后,他也解开对应的绳子,把船划到岸边去,好方便他们拿毛笔做记号。

  做上记号后,那就不算他的了。

  陈书记好奇的问:“你这小船不是说有10条吗?怎么就剩5条了?”

  “卖掉了,刚回来两天就卖了5条,现在再捐两条就剩三条了,估计没两天就清光了。”

  “那你明年不开这小船去浙省了?听人说你靠这些小船赚的盆满钵满,一整天小船都在那里打捞,赚翻了。”

  “明年的事明年再说,我还能将这些船全部都绑在海边啊?自家那么多的渔船都管不过来了,谁还管这几条小船,直接卖卖掉就好了。”

  “那也是,你现在船多,哪还差这几条小船。”

  “搞定这个事,就回去吧,顺便也聊一聊你们种海带的事。”

  叶耀东抖着衣领,就来回走了两趟码头,他就已经汗流浃背了,大夏天的动一下就都是汗,根本就不适合出门,要不是刚回来,一堆事情没做,他真想舒舒服服的躺家里。

  重新又跟着他们回到村委会后,坐在大树下才觉得凉快了一些。

  这一坐下来闲聊就直接聊到了中午,他们正起身准备往外走,结果却听到屋里头的电话铃声响了。

  叶耀东心里一动,想着会不会是留在那边的人打来的电话,就也跟着一块去接电话。

  “是阿生啊……去喊阿生老婆接电话,还有阿树老婆,阿军老婆……”

  他一听是阿生,就立即接过电话了,“阿生哥啊?我是东子……”

  在叶耀生老婆来之前,他就没有挂断过电话,一直在跟电话里头的叶耀生絮絮叨叨的询问那边的情况。

  直到人来了,才把电话交给他老婆。

  原来今天那边下大雨了,所以临时回来了,叶耀生也才有空打电话报平安,而在他打电话的时候,身旁还有不少的声音都是本村人,都在那里排队,想着打电话回来。

  听叶耀生刚刚说的,他们回来的这两天海面原来也不太平,说是起了好几场冲突,但是都克制住了,没敢打起来,顶多骂几句就先分开了。

  而且海蜇数量也减少了,船多了不少,有的本地人被赎出来后,船也拿回来了,连带着原本被扣留的他们那边的渔船,好像也被本地人买去投入捕捞了。

  所以现在每天到了下午一两点钟就捞空了,他们得在海面上自行寻找。

  在海面上自己寻找算是最太平的,因为渔船都分布的较广,不会那么集中,但是相对应的,他们这两天收益也减少了将近一半。

  而申请的捕捞牌还没有下发,申请单倒是都填了,海面上也有看到海事局的船,只是这船也不可能一天到晚都停留在海沟,顶多每天出来逛一圈就开回去了,所以该起的冲突还是起了。

  但是也幸好官方每天都拿着喇叭在码头上面喊话,严禁斗殴开枪,严重的要被枪毙,提倡和平捕捞,和平相处,和平共存……

  一系列的政策搞下来还是有点收获的,起码在起冲突的时候时候还会犹豫一下。

  他站在门口听着阿生老婆絮絮叨叨的各种问话,骂了几句怎么没有跟着他们一块回来后,又交代他要平安回来,让他最好早点回来啥啥的……

  顺便也问到了打借条的事,说到激动的还猛拍了几下桌子,旁边的妇女都急不可耐,让她赶紧长话短说,她们还等着接电话。

  村干部也好奇那边的情况,在他接完电话出来后,也问他阿生都说啥了。

  “没什么,就说那边也出了一系列的补救政策,现在虽然也起冲突,但是还好不会闹得太厉害,都有顾忌,顶多打几下,不会往死里打。”

  “那也太吓人了,还打起来,而且现在留在那边的人也少……”

  “打起来算好的,咱们这边汛期哪一回没有打人,哪一回没有两个村子闹腾的打一两场架,只要没打死,没闹大,没有被抓进去,那就算还好的。”

  说到这里,叶耀东又问了一下他们,“昨天跑来咱们村的那些人后面跟着公安走了,然后呢,他们直接全部都去到边防所吗?”

  “可不是吗?那几百号人一路上就围着那两个公安,直接把人送到了边防所,那两个公安听说狼狈的不行,帽子都没了,鞋也没了,然后几百号人都围在边防所门口又哭又求的,让给他们把人弄回来。”

  “边防所现在也一个头两个大,听说苦不堪言,从昨天到今天,门口人就没有少过,一大堆人轮流堵在门口,又跪又哭又闹的,偏偏人又多几百号人,连防守所也只能安抚,说尽量。”陈书记说道。

  叶耀东笑了一下,心也放回了肚子,“不怕滚刀肉,就怕这样子,而且法不责众,总不可能把几百号人全部都抓起来。滚刀子肉,蛮横不讲理的出头鸟,还能抓起来杀鸡儆猴,现在这样边防所也不敢来硬的,只能尽量去办。”

  “反正没找上咱们村就还好,不然的话真的难办。”村长也在那里庆幸。

  “就看他们怎么解决了,反正也不关咱们的事了。”

  陈书记:“嗯,晚一点再听听消息看一看,也不可能一直都堵在门口,估计还是得抓两个人警告。”

  村长:“不行的,这时候抓两个人警告只会引起众怒,几百号人呢,只能是安抚,看着吧,等消息就好了。”

  “还好叫了两个公安过来,不需要我们烦恼。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gzz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gzz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